当前栏目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成都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
发布人: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09 

      7月2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成都,迎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成为直面城市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之要。

      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融入产业内核的深度,支撑着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力度。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助推。今年6月,成都分别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成为同时入围的三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和西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三个月之后,9月15日,我市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推进大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成都以更高水平创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

   “希望成都早日建成立足内陆、承东启西、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知识产权强市。”对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良深寄望,成都,这个西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当如何迈步加速跃?

      以更高水平创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成都正加快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产业生态圈建设,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目标: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

      路径:四大抓手、五大工程、六个“一批”

    “柔性电子纸技术,世界第一!”这种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卡、电子标签、移动阅读器等领域的产品,来自成都捷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大规模量产。

      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电子纸技术,仅仅是不胜枚举“成都创新”的一个聚像。依靠知识产权驱动创新发展,“成都创新”正加速成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之中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今年1—6月,我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11%,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达到17.6件,比去年增长10%。

      一系列创新成果的诞生,源于成都多个“全国率先”的深度探索,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生动实践。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郫都区知识产权局启动专利、商标、版权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综合服务“三合一”改革试点工作,补齐知识产权管理分散的短板;在全国率先探索高校院所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早分割、早确权、共享制”的改革经验,破除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两张皮”…… “以‘创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强市’这一目标为牵引,成都将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两大高地,突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三个重点,明确四大抓手,实施五大工程,取得六个‘一批’成果。”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道。

      何谓四大抓手、五大工程、六个“一批”成果?放之于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的“一盘棋”之中,成都将如何布局?

      据悉,四大抓手分别是:以高价值专利培育为抓手,带动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以构建“全域成都”执法网络为抓手,推动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建设;以建设成都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为抓手,带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实现提升;以建设国家“1+N”运营平台成都运营中心为抓手,带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能力提升。

      深入推进五大工程,成都将如何着力?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大工程分别是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改革工程,包括总结推广郫都区“三合一”改革经验和西南交大知识产权权属和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经验等;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发展工程,包括推动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项基金、开展相关“护航”专项行动等;实施知识产权创造提质工程,包括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推进军民融合领域知识产权运营等;实施知识产权运用创新工程,推动北京北交所集团、成都技术转移集团等共同建设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双示范城市建设;实施知识产权环境优化工程,深化知识产权助力“双创”行动计划,建成与“双创”工作全国标杆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新型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发挥中国—欧洲中心对欧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作用。

      此外,推进六个“一批”成果在蓉落地,我市将在知识产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上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掌握一批关键、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成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一批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品;培养一批知识产权高端运营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

      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要素供给

      站稳国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目标,我市将加速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要素供给,打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中心。

    “成都是中国投资风险最低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做得最好的城市。投资成都,是欧洲应该抓住的机会。” 欧洲通讯社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评价,源于成都营造的良好的知识产权服务环境。去年,成都知识产权援助工作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考核中,排名副省级城市第3位。

       一个电话,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人应答,对症下药解答知识产权“疑难杂症”;一个平台,囊括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服务的各个环节,让知识产权为创新保驾护航……在人民中路三段,一个被企业称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服务“110”的平台,实现了专利、商标、版权咨询及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这个平台是中国(成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每年,数以万计的知识产权服务在这里发生。而这样的服务,还将在更深层次创新。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要素供给,“成都探索”还将在多个领域实践与破冰。

    “眼下,我市正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发展工程,着力构建企业维权、行业自律、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社会监督‘五位一体’有机衔接、相融互补的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 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今年7月,我市出台《成都市专利行政执法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专利行政执法责任书(委托书)》,采取委托执法、联合执法的方式,加快打造“全域成都”的专利行政执法网络。下阶段,我市将完善专利、商标、版权、公安、海关等部门信息报送机制,建成覆盖创造获权、用权维权等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授权确权、司法审判、刑事执法、行政执法、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到2020年,年专利办案量2000件以上,迈入副省级城市先进水平。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成都创新之花可谓“百花齐放”。成都高新区成为西部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龙泉驿区成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青白江区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聚集区成为西部唯一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区……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7个、试点县3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覆盖率达到50%。到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覆盖率将达到90%。

       增强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我市加快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87个,企业专利申请占全市总量的69.47%,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立命于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新动能,我市正探索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在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中,引入宏观和微观专利导航创新发展机制,加强专利前瞻性布局和预警分析,促进专利运营和产业化。

       融入产业生态圈“大循环”

       设立20亿元成都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知识产权驱动发展的实质,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驱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知识产权要素高密集型的产业,是创新最为活跃的产业。”成都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知识产权驱动,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是有力支撑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力支撑成都去参与更高层次、更高维度全球竞争的核心命题,也是推动成都制造、到成都创造、再到成都品牌的历程。

        创新要素供给,融入产业生态圈“大循环”,重塑产业生态体系,知识产权释放的活力,在于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转移转化。

     “创新要素供给、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要培育比较优势,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集中发力,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抢占高端。”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圈,如何抢占高端,如何获得先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成果“产出”自不待言。

      去年,四川大学“分子复合三聚氰胺氰尿酸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项目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这项填补国内空白的自主知识产权,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转化之路上,“成都服务”贯穿其间。

      据悉,为推动更多专利从“创新力”嬗变为“生产力”,我市正加快实施知识产权运用创新工程,引导推动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骨干龙头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打造15个以上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引导企业开展专利导航研究院,着力打造10个以上千亿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通过‘一纸专利’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看不见’的专利技术,也能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弥合中小科技企业资金“短板”,我市将引导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知识产权信贷和风险资金池达50亿元以上,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25亿元以上,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双示范城市建设。此外,助推知识产权“产业化”,将利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3亿元引导资金,引导设立20亿元成都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重点支持五大未来产业领域,五大支柱产业领域和五大优势产业领域,推动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和新经济的深度融合。

      深化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权属改革新模式,我市将持续推进全国首创触及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所有权的改革实践,在目前“1+6”改革联盟的基础上,将在蓉主要高校院所纳入改革范围,推动在蓉高校院所深化知识产权权属和权益分享制度改革,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突破10000件,组建成立高科技公司200家以上。同时,建立军民融合发展新机制,推动“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在郫都区探索设立国防专利受理机构。

      知识产权的创新语言,是国际通行的全球话语体系。打造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新高地,我市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争取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基地,鼓励重点产业、企业 “走出去”,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申请注册境外知识产权、收储关键专利、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主动参与全球竞争。

      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瞄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成都再出发。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关于玖和

联系我们

  jiuhe@jiuheip.com

028-84400675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益街理想中心3栋1101室

Q Q:289939967

Q Q:2474412983

Copyright © 2012-2018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技术支持: 成都网站建设今网科技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16014277号